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工作治療 妥瑞兒變大律師

工作治療 妥瑞兒變大律師
更新日期:2008/12/26 07:40 聯合新聞網 記者劉惠敏/台北報導


孩子常常擠眉弄眼、喃喃自語、一會聳肩一會抖動,不一定是故意找麻煩、惡習難改。「妥瑞症」患者會不由自主出現上述症狀,但若能在包容下成長,妥瑞兒也能發揮過人天賦,才華洋「溢」。


25歲的王龍寬,3年前自台大法律系畢業不久即考上律師,他正是位妥瑞症病友。兒時常因不自覺喃喃自語,發出沒有意義的聲音,眨眼、聳肩等「壞習慣」,讓爸媽也不知如何是好,症狀嚴重時就只好上醫院,眼科、骨科、神經科都看了,醫師認為是他壓力太大,還有醫師想要打肉毒桿菌幫他「固定」動作。


直到大學,王龍寬才知道這些都是妥瑞症症狀,由於腦能量過多,就必須靠多餘動作消耗,而他讀書、打籃球都有助消耗能量。求職時,王龍寬也據實告知老闆自己有妥瑞症,老闆瞭解後開玩笑表示,不妨在忙碌的律師事務所「工作治療」,果然曾經服藥控制二至三年的他,因為工作忙碌,消耗能量,讓他不再需要藥物,找到與妥瑞症共存之道。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台灣妥瑞症協會理事長王煇雄比喻,妥瑞兒就像是「馬力超強的跑車」,但因神經傳導物質不協調,「自動排檔」出了問題,而出現動作型或聲語型的抽動(tic),跟過動症、強迫症相似,都會不斷重複釋出能量。


每百名兒童就有1人有妥瑞症,長庚兒童神經科團隊發現,妥瑞兒多有運動或音樂天分,像音樂神童莫札特、一些NBA運動員也都是妥瑞症患者。在國小一般班級,每3至5班可能會有1位妥瑞兒,資優班常常一班就有5、6位。


王煇雄說,有位妥瑞兒的父母發現,只要讓孩子學習語言,症狀就會消失,沒想到孩子在5歲時就學會了5種語言。過去老一輩妥瑞症病友,戶外活動機會多,因為「操勞」不一定會出現症狀,現代父母常把孩子丟給電視、電動「管教」,幫孩子把事情都處理好,或是逼著孩子坐在桌前寫功課、才可以玩,不免症狀一再出現。


王龍寬從過來人的身分提醒,其實身體的適應並不困難,更需要的則是得到大家的理解、包容,讓妥瑞兒能順利、快樂的成長。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理解孩子心理 老師也成長

理解孩子心理 老師也成長
更新日期:2008/12/27 04:09
〔記者花孟璟/花蓮報導〕現在的學生自主性高,對長輩也「一言九頂」,講一句頂九句,又要「正向管教」,既不能打也不能罵,讓傳統老師在帶班時面臨更多挑戰,也需要更多的智慧來化解。為此,花蓮女中多次舉辦教師成長團,讓老師經驗分享,避免情緒失控造成不當管教。


花蓮某職校曾有男學生當著全班面前爆粗口,罵老師「三字經」,但在女校,女孩子心思細膩,表現不會那麼激烈。花蓮女中輔導主任溫嬛椿說,少數女學生課堂上也會當場「吐槽」、質疑老師,但多數女生以「冷戰」表達不滿,例如,學生不爽老師,上課可能會表現出「愛理不理」、「不想聽你上課」的模樣,點名回答問題也說:「不知道。」


溫嬛椿說,過去的老師要是碰上這種學生,會直接罵人,但現在的孩子經不起罵,也會跟家長告狀,現在的老師就不能如此。


為此,學校透過定期的教師成長營,結合心理醫師,幫助教師學習第一時間如何控制情緒,尤其,教師不要把學生的行為當成挑釁,而發揮善巧的智慧,先瞭解學生行為背後的心理,再用「引導式」的問題,讓孩子自己去思考「這樣做到底好不好」。


而教師們透過成長活動,也分享帶班的技巧,並學習到心理輔導的知識,如此才能及早察覺需要幫助的學生,協助其取得支援網路。


溫嬛椿說,這些管教及情緒管理的技巧,不但老師受用,也值得家長參考,教育孩子的當下,打、罵是最容易的,即刻就可以讓孩子閉嘴,但自此也等於關閉了親子、師生間溝通的門,萬一學生真的出問題,反而會不得要領。

失業潮衝擊 應嚴防家暴

失業潮衝擊 應嚴防家暴
更新日期:2008/12/26 07:40 記者楊芷茜/台北報導
失業潮來勢洶洶,賦閒在家的父母越來越多,與子女爆發親子衝突的機率也隨之升高。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提醒,若家人曾有施暴紀錄,又因失業等因素出現易怒、口角增加等情形,應嚴防家庭暴力再次發生。


最近無薪假、失業潮一波波,導致許多勞工一夕之間失業。北市勞工局各就業服務中心觀察,男性比女性更加不適應無預警失業的精神衝擊,許多男性前往就服中心辦理失業認定時,姿態依然拉得很高,甚至會把文件丟到承辦人員面前,叫對方「趕快辦一辦」;深入了解更發現,不少男性失業者會有一段時間「窩」在家中,與家人、親子互動都因接觸頻繁,衍生諸多爭執。


家暴暨性侵中心表示,「失業」絕對不會導致一個人突然產生暴力行為,但在不景氣的年代,確實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或是「暴力行為的觸媒」。


特別是過去曾有施暴紀錄者,在承受多重壓力下,又遭遇裁員、失業、求職不順等打擊,此時家人若未給予適當關注,極可能從口角爭執頻率升高,一路走回用暴力發洩情緒的老路。


家暴中心主任江幸慧指出,近幾個月家暴案件並未明顯上升,但考量到失業潮才開始,短期內景氣難以復甦,保守預估明年上半年的家暴案數量恐將增加。


倘若遭遇家暴,應當機立斷撥打113保護專線,由專人協助安置、申請保護令等後續事宜。千萬別心存僥倖,或覺得對方「已經道歉,心理也很後悔」而心軟,以免導致暴力行為頻率升高且一再循環。


為鼓勵鄰里社區加入家暴防治行列,家暴中心今年特別拍攝「社區篇」與「校園篇」宣導影片,以實例說明通報程序、通報者的權利義務等;影片會先發送到校園與區里辦公處,未來也歡迎民眾索取,洽詢電話2396-1996轉137。

基測落差飆高 教育成就造成

基測落差飆高 教育成就造成
更新日期:2008/12/27 09:46 【中國時報 陳至中/台北報導】
 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台灣師範大學心測中心統計發現,今年國中基測成績五科總平均量尺分數,社經地位差異達到五十四‧二九分,城鄉差距(都市化程度)則為三十九‧八八分,皆為五年來最高。但分析個別試題卻無上述差異,心測中心認為,分數差距與考題無關,主要是教育成就落差。


 此外,根據心測中心研究近三年的試題,發現五科、二百四十八題中,只有不到十題出現男女差異,且不利男性及不利女性的比例接近一比一,只有自然科對男生比較有利。


 心測中心比較九十三年至今各學生群體的基測成績,發現一般生與低收入戶學生的差距逐漸拉大,近五年最低點為四十五‧八二分,今年則是五十四‧二九;都市化程度高低的差距,最低點為三十六‧二八分,今年為三十九‧八八分,其中有兩個縣市,偏遠地區與城市更差了四十七分以上。


 心測中心主任宋曜廷表示,分數差距與考題無關,而是來自本身的教育成就。師範大學校長郭義雄表示,來自鄉村的學生,若好好培養,分數不見得低,反而是都市弱勢學生如原住民、單親子女,缺乏教育資源,更需被重視。


 前暨南大學校長李家同表示,偏遠地區學生較缺乏考試練習,接觸度、學校的管控程度皆較城市差,但只要有人每天緊盯,表現也能和都市小孩一樣傑出。


 但李家同仍認為,基測試題絕對有利於都市學生,主因是「考得太活潑」,鄉下孩子資訊刺激較少,較難適應活潑的考題。解決方式是讓學生多看文章,並學習抓出重點,不限於課本、文學名著,而是任何形式的文章都得讀。

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忠泰老師對立院及人民的期待

忠泰老師對立院及人民的期待

忠泰老師針對校長延任想要修法的問題表達了他的看法,也表達了他對立院的期待,也表達了他對人民的期待,希望教師會這個組織能幫助這個國家往一個更正向的方向前進。
臺北縣教師會 敬上

咄咄集:立院的反曲點 更新時間:2008-12-17 22:13:17
立報 記者∕作者:吳忠泰
■吳忠泰(全國教師會理事長)

反曲點是數學上的名詞,意謂著順向曲線滑轉到逆向曲線的關鍵點(當然逆向滑轉到順向也成立)。否極泰來由剝而復在曲線中意謂著漸進的演變。世事的演變幸好多不是跳躍,而是漸進蛻變來的多,以下寫的是立法院近日的故事。

自民國88年國教法修正之後,國中小校長採遴選制,並搭配任期制,顧名思義就是要廣為儲備,從中遴選,對象可以包括任期屆滿之校長,但不要像過去大風吹,也不要讓校長經營比紅,靠政治力來升遷。國教法並規定由直轄市政府或縣市政府訂定遴選委員會組織辦法(含運作),法律中只保留了任期制,使校長得以安定辦學,也使學校和校長因任期而有契約關係。如果校長提早離開,雖是個人生涯規劃的權利,但畢竟有違與學校之承諾。在此法制中,學校是最優先的,校長是為學校而來,主客本末關係極為清楚,校長必須靠經營比紅。

然而近年來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兩度將校長遴選制度加違章建築,先是同意第6年、第7年的校長也參加遴選,今年6月,又為第5年滿的校長另開小門,使國中校數在15校以下、國小校數在40校以下之縣市得以更「自由調度」。這種放寬,除了事先沒有徵詢各縣市政府、各界的意見,更完全站在「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思維去考慮,不想多儲備候用校長,只是讓現職校長更有機會玩大風吹而已,有識之士莫不視為退步立法。

沒想到上週四,立院又審查了兩個國教法修正案,竟是將校長屆退前留任原校至第9年或第10年,這樣「愛護校長」的提案有藍軍立委在提,也有綠軍立委在提,然而審查的結果令人欣慰:不分黨籍的立委終於受不了一再量身訂做的小格局修法,在半天的討論之後,立委決定回到國會議員的格局,不願替提案委員背書,提案未獲通過。

在這過程中,公民團體及時的分析發揮了力量,而黨派的區隔降到最小,最奇妙的是反對的聲音同時來自洪秀柱委員及管碧玲委員,她們就事論事,共同捍衛了校長任期制的精神。

國會會繼續爛下去嗎?要看公民及各社團的努力,立院的議程不難取得,立委的電話、傳真也都透明化了,不用等到實況轉播,社運團體應該踴躍發聲,至少事後也要加以針砭;什麼事都不做,卻在家中痛罵立院沈淪,無異於陷自己於共犯。

從一個委員一個委員改變,到一個委員會一個委員會改變,到一個黨團一個黨團改變,自認無私的公民可以更努力,讓立委有機會為正義發聲。天使不到,魔鬼就到,遊說工作當仁不讓,支撐立委從善如流,正是立法院出現反曲點的訊號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師院同學 考取警消比教職多

【聯合報╱記者張念慈/新竹報導】 2008.12.22 02:53 am



林望璋3年來報考25次教師甄選都落榜,去年他同時考上代課教師和警察特考,毅然決定棄教職從警職。
新竹市香山派出所員警林望璋是屏東教育大學畢業,3年來報考25次教師甄選都落榜,去年他同時考上代課教師和警察特考,毅然決定「我不要再當流浪教師了!」棄教職從警職。

他感嘆說,全班40名同學,去掉15名公費生有保障就業外,其他同學畢業至今只有1人成功考上教職,「還好我換跑道的快!」其他同學受他影響,有2人成功考取消防員,2人考上警察,「結果在警消界服務的人,竟然比在教育界多!」

27歲林望璋屏東教育大學數學系畢業,實習後取得合格教師資格。3年前退伍後,他一心想圓教師做育英才的夢想,開始在全國各地參加教師甄選,都鎩羽而歸。

前年他教師甄選再度失利,後考上彰化某國小的代課老師,但教了1年後,又得重新參加教師甄選,他很沮喪,開始懷疑「不斷考試,不斷落榜,不知道考到何年何月,就是我未來的人生嗎?」他是獨子,如未考上教職,等同失業,更讓他壓力沉重。

林望璋的學姊前年考上警察,鼓勵林望璋「其實同樣是公務人員,同樣是為民服務,為何不考慮考警察?」

林望璋原對警察工作相當排斥,加上女友是師院公費生,已取得教師職位,也反對他考警察,但他轉念「再繼續失業也不是辦法!」從網路找資料,買參考書,去年同時考上代課老師與警察96年特考班。

「我很掙扎,這是兩條完全不一樣的路!」林望璋苦思許久,父親鼓勵他有穩定的工作最重要!他下定決心投身警界。今年七月他結束警察訓練,分發到香山派出所服務,表現良好。

「教育學的同理心,在警察工作上很受用,希望未來也能當個好警察!」景氣差,他萬般感慨說「還好當初做了正確決定,不然不知道現在還在那流浪!」

【2008/12/22 聯合報】

教師評鑑 明年逾50校願試辦

陳祥麟/臺北報導

 教育部將從明年起推動提升中小學教師素質方案,補強偏遠國中小師資不足問題,將以共聘或是巡迴教學方式辦理。教育部也將擴大辦理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把原本依照教師意願申請評鑑的方式,擴大成以校為單位評鑑,預計明年約有五十多所國中小加入評鑑。

 教育部主任祕書潘文忠表示,偏遠地區教師流動率大,雖然近年來教師缺額大幅減少,也減緩偏遠學校教師荒的問題。不過,偏遠學校師資仍需要加強,尤其國中分科很細,偏遠小校不可能每科都聘專任教師,這對學生學習有很大影響。教育部研擬讓偏遠地區鄰近幾所學校共聘專任教師,或類似特教巡迴教學方式,組成教師團到校授課。

 試辦兩年多的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明年起,教育部將擴大辦理以校為單位的教師評鑑,經教育部徵詢各縣市意見,目前約有五十多所學校願意試辦。


擷取自: 國語日報

中小學教師擬分級 引發各界反彈

內 容: 【記者張瑜姍/台北電訪報導】

  教育部研議規畫中小學教師分級制度,並於明年挑選一個縣市試辦。雖然教育部的原意是鼓勵教師持續精進,卻造成中小學教師產生「分級等於淘汰」的疑慮。教師分級不僅可能導致教師間的惡性競爭,更影響家長對教師優劣的評斷。

  根據教育部最新的方案,教師分級採「鼓勵」性質,名稱暫定第一級為「教師」,教師的表現經過綜合評比後,可升級為「中級教師」和「高級教師」。此方案主要期望鼓勵教師進修,並增加專業職能,教師升級後政府每月會補貼研究經費,等同於加薪數千元,授課時數也可減少。教育部中等教育司發言人黃曉瑜強調,教師分級並非以能力優劣為評判標準,「中級」、「高級」只是一個名稱代號,並無優劣的意味。教師分級本意雖是正向的,仍引發教師有「分級等於淘汰」的想法。


教育部計畫將中小學教師分級,恐造成部分第一級的教師被淘汰。
記者張瑜姍/攝影


  雖然教育部強調教師分級與淘汰無關,但「分級」易成為一種判斷依據,容易讓多數人認為階級較低代表能力較差,階級高就是優良教師。台北縣中和國小老師沈尚亮認為,現在教師需求已趨飽和,學校一定只願聘雇中級或高級教師,第一級教師等於被淘汰。不少教師擔心,分級制度可能成為「變相的鼓勵」,反造成教師間私底下的惡鬥,因此,分級的標準若無完善規劃,不僅對教師不公平,對學生也有很大的影響。台北縣錦和高中老師彭淑茹舉例,若以升學率作為分級依據,可能導致教師為求高升學率採取課後補習、考差處罰等手段,甚至讓資優班與放牛班重回校園中。另一方面,中小學是國民基礎教育,與大學的專精教育不同,若以教師的著作、研究成果作為評斷標準,可能造成教師輕忽教學,影響學生受教的權利。多數教師認為,中小學教師與大學教授性質不同,不應將中小學教師分級,以免造成教師間的分化。

  分級制度不僅引發教師反彈,也影響家長對教師優劣的評斷。根據教育部的說法,一間學校的「高級教師」可能只有一、二位,「高級教師」的名號容易讓家長誤解教師的能力,即使是「高級教師」,教學能力未必較佳,家長卻可能因「高級教師」的頭銜而希望「高級教師」教授自己的小孩,如此一來,學生分班可能會產生問題。

  目前教師分級制度受到許多中小學教師反對,家長間也認為此舉尚有不妥之處,黃曉瑜表示,教師分級案還有很多方面要注意,單純制定評選制度就很困難,教育部將會多加討論。各界也憂慮分級制度將使老師間出現「階級之別」,造成教師間私底下的惡鬥,希望教育部審慎考慮。

擷取自: 公共電視

看電視 小心越看越不快樂

更新日期:2008/12/21 04:09
文/柯俊銘


您平常愛看電視嗎?是否在螢幕前一待就是很久?一份於今年12月發表在國外期刊「社會指數研究」的報告指出,生活越不快樂的人,似乎會花越多時間在收看電視節目上,藉此來逃避現實世界中的不順,成為一種炒短線的紓壓方式。


該研究由美國馬里蘭(Maryland)大學的社會學家John P. Robinson博士所主持,他分析兩份從1975年開始進行,且追蹤達30年的訪談資料,受訪個案將近4萬人。受訪者的年紀介於18至64歲間。一份資料是請個案記錄每天從事的活動,且交代其帶來的快樂程度;後者是詢問個案每年的生活模式改變情形,與對情緒影響為何。


在排除教育水準、平均收入、年齡與婚姻狀況等可能的干擾因素後,統計發現:自認不快樂的人經常坐在電視機前,而本身覺得很快樂的人卻將多數時間投入在閱讀書報或社交、宗教等活動上。而不快樂者看電視的時間,竟然比快樂者多出近30%,大約一周平均多出5.6小時。


研究者表示,從趨勢分析來看,這樣的現象會隨著全球景氣低迷而日益顯著。面對當前的經濟蕭條,在家看電視似乎是最簡單、省事,且能忘掉一切不愉快,立即感到快樂的好辦法。這些快樂卻是短暫且不實際的,無法讓人獲得真正、長久的滿足。


另外,一旦看電視習慣化,也就是所謂的「上癮」,過於專注的結果只會讓人行事變得更加被動,缺乏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前進驅動力,而這一切的代價是個人將因惡性循環,陷入長期的憂鬱、焦慮等情緒困擾中。


有鑑於此,建議民眾看電視應適可而止,它雖是不錯的娛樂消遣,但就像上網、飲食一樣,還是要懂得節制,以免戕害身心。


可以的話,不妨把看電視的時間轉用在一些正向、積極的事情上,如進修學習、運動健身、郊遊旅行、志工服務或與親友交流等,相信對個人的成長才會有實質幫助。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98年元旦及春節假期彈性放假北縣行事曆調整

因應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公布98年元旦及春節假期彈性放假等相關事宜,縣府已修訂相關重要行事,檢附縣府公文及本縣97學年度學生學年假期暨行事曆。

公告主旨 修訂本縣所屬各級學校97學年度學生學年假期暨行事曆
公告日期 97 年 12月 11日 ~ 98 年 12月 11日
公告文號 北教國字第0970920582號
等級/類別 非常重要/緊急公告
公告單位 國小教育科 徐淑敏
連絡方式 電子郵件信箱

公告內容
為因應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公布98年元旦及春節假期彈性放假等相關事宜,原公告之重要行事調整如下:
1. 元旦假期:1月2日(星期五)調整放假,於1月10日(星期六)補行上班上課。
2. 春節假期:1月30日(星期五)調整放假,於1月17日(星期六)補行上班上課。
3. 基於上述措施,各校原1月19日之課程調整至1月17日授課,原訂1月20日舉行之休業式調整至1月19日辦理,以維持學期總授課天數不變。學校行政人員1月20日照常上班。
4. 另有關端午節假期,5月29日(星期五)調整放假,原訂於5月23日(星期六)補行上班上課,因當日適逢國中第1次基本學力測驗,延後至6月6日補行上班上課。
附件 971208行事曆修訂版.doc
受文單位
臺北縣所屬各級學校97學年度學生學年假期暨行事曆
97年5月23日北教國字第0970345275號函公告
97年12月8日北教國字第0970920582號函修正
日期 重要行事 備註
年 月 日 星期
97 8 1 五 97學年度第1學期開始
97 8 29 五 暑假結束
97 9 1 一 97學年度第1學期註冊、開學日
97 9 14 日 中秋節 放假1天,隔日不予補假
97 10 10 五 國慶日 放假1天
98 1 1~4 四~日 元旦 放假4天,1月2日調整放假
98 1 10 六 補行上班、上課 補1月2日之調整放假
98 1 17 六 補行上班、上課 1.因應1月30日農曆春節調整放假,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均統一於節日前1週之星期六(本日)先補行上班、上課。
2.原1月19日之課程調整至1月17日授課,原1月20日之課程調整至1月19日授課,學期總授課天數不變。
98 1 19 一 休業式
98 1 20 二 寒假開始 原寒假自1月21日起
98 1 25 日 除夕 1月29日補假1天
98 1 26~28 一~三 春節 放假3天
98 1 29 四 補假 1月25日為農曆除夕,適逢星期日,補假一天
98 1 30 五 調整放假 1月17日補行上班、上課
98 2 10 二 寒假結束
98 2 11 三 97學年度第2學期註冊開學日
98 2 28 六 和平紀念日 放假一天,不予補假
98 4 4 六 民族掃墓節 放假一天,不予補假
98 5 28 四 端午節 放假一天
98 5 29 五 調整放假 原訂於5月23日補行上班、上課因當日適逢國中基測,故延後至6月6日補行上班、上課。
98 6 6 六 補行上班、上課 補5月29日之調整放假
98 6 5~18 五~四 本縣各縣立高中職畢業典禮
98 6 12~18 五~四 本縣各公私立國中小畢業典禮
98 6 30 二 休業式
98 7 1 三 暑假開始

關於教師分級之相關報導-全教會之說明

針對這幾天有關於教師分級的相關報導,基層老師總有一些疑慮及擔心,全國教師會吳忠泰理事長雖然在金門開會,但仍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對於此一議題,教師組織的想法是在本案沒有完整的評估及配套之前,教師分級各項措施,要當局謹慎為之,因為教育有其一貫穩定性及可行性。
檢附全教會的聲明稿及國語日報的相關報導。

臺北縣教師會 敬上

國語日報報導
教師分級 全教會憂負面效應---2008/12/9
楊惠芳/臺北報導

 教育部研議規畫中小學教師分級制度,昨天引起基層教師反彈。教育部次長呂木琳強調,這個案子已研議多年,但因涉及問題複雜,目前還在研究階段,並沒有試辦的規畫。全國教師會理事長吳忠泰則指出,中小學的學校生態不適合將教師分級,況且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給「高級教師」教導。

 根據教育部規畫,中小學教師分級制度將分為「教師」、「中級教師」和「高級教師」三級,每升一級除了加薪外,還可以減少授課節數。希望藉此鼓勵教師進修,並增加專業職能,但將儘量避免「三級」或「三等」負面字眼。

 吳忠泰質疑,中小學教師要用什麼方式分級?是用學生升學率,或是輔導弱勢生的績效?無論用什麼指標,都有不妥的地方,可能產生很多負面效應。例如有教師認為,年資應是分級的指標之一,但年資達到多少才是「高級教師」?! 這些細節應仔細討論,避免對中小學教育產生負面的衝擊。

【敬請公告】全國教師會新聞稿
【輕言實施教師分級,不怕校園階級化、功利化嗎?】
  媒體於今天報導,教育部將試辦教師分級,本會聲明如下:

一、本會理事長吳忠泰老師,昨日僅就「教師分級」議題接受媒體訪問時,未曾回答有關「教師進修」、「教師評鑑」之意見,媒體有關教師進修或評鑑之報導,顯有誤植。

二、沒有法源依據前,請政府勿草率推動
    「行政程序法」規定的很清楚,沒有法律授權,政府不能擅定制度,此為民主國家依法行政之指標。訂定法源的要求,是希望政府施政前要有詳細的規劃和整體影響的評估。教育部雖宣稱「試辦」,但對於試辦方案至今未見召開任何研議、諮詢會議,可見態度之輕忽、獨斷,亦不見其詳細的規劃和對學校教育的整體評估。

三、「功利文化」或「志業文化」,需有所抉擇
    部分人士以為把老師分級之後,老師就會為了升級而有所表現。殊不知,這種想法只是心理學最早期的「刺激反應理論」,理論的依據來自於對小白鼠的實驗。即使認為老師僅是小白鼠,也要想想,當老師已經升至「高級教師」而不再能升級時,難道就不再有教學熱忱了嗎?
    台灣的中小學教師進入本職前,就已經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想當主任校長,一生將都是教師。對台灣廿餘萬中小學教師而言,「教師」是他們一生的「志業」。
教師現在如果有士氣需要鼓舞的問題,那是有更深層的問題有待解決,不是為了無法升級。鼓勵老師為升級而努力,會比保留現有的志業文化好嗎?

四、誰有權評定教師等級?難道不怕使教師失去專業自主?
    以傳統的學校制度來看,行政人員和老師一直存在著從屬和指揮關係。這種關係在強調教師專業自主的價值導入教育界後,學校「行政」和「教學」並立為學校兩種專業,透過互相溝通協調和合作,才得以完成教育目標。如果學校行政主管又成為教師分級的評定者,中小學傳統的行政和教學從屬關係,難免死灰復燃,教育部過去數年宣稱支持教師專業自主,將不知置於何地!

   全國教師會 敬上 2008.12.08 聯絡人:詹老師(25675117#23;0982-939527) 

教育部公佈「取消國中小教職員薪資所得免稅配套方案」

取消免稅後 國中小老師減2節課
聯合新聞網 更新日期:2008/12/16 07:30 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教育部「取消國中小教職員薪資所得免稅配套方案」出爐,預計在取消免稅後,國中小老師授課節數可比目前減少二節,國小導師再多減二節;必須有老師全天候照顧的「自足式身心障礙班」,則將採雙導師制;國中小及幼稚園導師費提高至每月四千元,幼稚園以每班二位導師發給。

全教會建議,配套方案的實施時間,應以「學年度」為準,如取消薪資所得免稅的實施日期訂在九十九年一月一日,配套方案就應提前自九十八年八月一日實施。教育部已將包括全教會建議在內的方案,提報行政院核定,受影響的教職員近二萬人。
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指出,導師費的增加可從取消免稅日同時實施,但在教師減少時數部分,每位老師教學的時數少了,代表需要增加新教師,但在學期中間再換老師,將影響教學,建議應在學年開始時即先行調整。

吳忠泰表示,全教會也希望老師的法定授課時數減少後,可有更多時間備課,而不是再去兼課、多領鐘點費,把新空出的時數交給新聘教師,讓那些早已取得教師資格的年輕流浪教師,提早進入教育體系。

在資優班、資源班、體育班部分,教育部指出,都比照一般教師減二節課;只有「自足式身心障礙班」,因需要導師全天候照顧,未來將採雙導師制。

中小學導師費,在取消免稅後,由目前二千元增加到四千元。

2008年12月5日 星期五

國小教師甄試 錄取率1.6%

國小教師甄試 錄取率1.6%

自由時報 更新日期:2008/12/05 04:09〔記者胡清暉/嘉義報導〕

師資培育供過於求,學者警告已成「教育大海嘯」!教育部最新統計,今年國小教師甄試錄取率僅一點六%,國中也只有三點九%,嘉義縣有四千多人搶三十個名額,筆試第一名都無法上榜。


雪上加霜的是,即使目前國一逐年減少班級人數「擠出」缺額,但推估到民國一百零四年,全台一年估計還是會超編二千二百名教師。


四千人搶30名額 筆試第一也落榜


教育部已規劃「降低教師資格檢定考試通過率」、「將師資培育提升至研究所層級」、「鼓勵大學的國小教育學程暫停辦理或隔年招生」等多項師培政策重大變革,朝「量減、質精」目標。


曾任嘉義縣教育局長的蘇德祥坦言,嘉義縣今年辦理國小教師甄試,名額三十人,卻有四千多人報名,最後連筆試第一名都沒考上,目前連阿里山鄉的學校幾乎都已是正式教職,偏鄉地區缺額也很有限。


招收師培生以研究生優先


根據教育部「國教精緻發展方案」的規劃,教育部逐年降低國一班級人數,從九十八年每班三十四人,降為一百零二年的每班三十人,表面上可望在六年內提供五千名教師缺額,但實際上,受少子化影響,到一百零四年、一百零五年,推估單年全國教師超編名額分別高達二千二百一十二人、一千九百二十四人。


蘇德祥表示,規劃將現行實習後的筆試由四科平均六十分,改為各科都要六十分,降低通過率。教育部上月底已函文設有師培機構的大專校院,鼓勵招收師培生以研究生優先。

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親師生 一起學包容的力量

親師生 一起學包容的力量
更新時間:2008-12-03 22:29:58
  
立報記者∕作者:林彥佑

前幾天去游泳池,一個救生員氣沖沖地拉著一位3、4歲的小男孩,那小男孩一路哭著去找媽媽。後來,就看到那媽媽用力地摑了孩子好幾巴掌,一問之下,才知道是這個小男孩拿著水槍,到處對著陌生人亂噴。我們都知道小孩子是最貪玩的,我們也知道這樣子的舉動是不對的,但是3、4歲的孩子,能夠了解是非善惡、對錯分明嗎?如果媽媽可以用更圓融、更包容的方式來處理這一件事情,或許母親不會那麼生氣,小孩子也不會那麼難過。

親師都要再教育

我印象很深刻,在教書前幾年,曾經碰過有一個家長非常溺愛自己的小孩,簡直已到了任孩子為所欲為、放任不管的狀態;經過幾次家庭訪問之後,我慢慢發現,不是每個大人都會花費心力去教育孩子,也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接受約束的能力,當然,我們不能完全責怪孩子,因為可能是大人沒有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在大人、小孩同時都需要再教育的時候,其實,我們都該更學會包容,用教育的愛來包容與諒解。
什麼是可以包容的呢?生活中的小事,比方說打破一個碗、作業忘了帶,不心小弄傷了同學……其實很多事都可以包容,只是要注意孩子會不會誤認為「包容」就是表示「我沒做錯事」?或者看師長能不能忍耐一下,控制當下的情緒,再給孩子一個機會。
要先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在哪裡,在錯誤中反省,不要急著罵他們,並約法三章,如果下次再犯的時候,該怎麼處罰。這樣子有緩和的餘地與機會,就是一種包容力。

友善校園 適性學習

在自己的求學時代中,當時的環境幾乎不講求「愛與包容」,似乎稍有犯錯,就等著被棍子「伺候」。許多人長大會有畏縮、逃避事情、缺乏責任感等陰影,就是這樣子造成的,但這就是那時的教育體制所帶來的弊端。
現在愈來愈重視友善校園、個體自覺,所以必須讓孩子處在友善、無壓、適性地環境中,覺知自己的當下狀況,感受教育與自身的關係,這就是這一代的教育要培養的重點。
包容不只是大人對小孩、師長對學生的關係而己。我們接受不同民族在台灣的表現,不同國籍者在台灣生活,讓我們可以受到異文化的刺激與薰陶,這就是文化的包容與接納;我們的法律,除了「法」之外,「理」與「情」也是考量到特別狀況,包容各種不同的原則;在大自然中,我們看到海洋可以如此地廣闊,那是因為許多島嶼的河流紛紛注入其中,我們看到許多崇山峻嶺,都是由細砂瓦礫堆砌而成。因為包容,才能成就更偉大的成就呀!

藝文世界裡的包容力
10年前,我看到李家同先生所著的《讓高牆倒下吧》,描述德蕾莎修女的事蹟,她不捨得牆外的人,生活是如此地艱辛,因此決心打掉高牆,讓內外歸於平等,沒有階級之分。
當時看了之後,我不曉得中亞那一帶的環境是如此的惡劣,甚至還覺得是虛構的故事。可是現在接觸到不同的文化刺激和思維之後,也深入教學現場,才真的衷心欽佩德蕾莎修女的偉大;包容,也如同日本的小說《深河》一書,告訴我們印度的恒河,包容了當地人的污濁與悲哀,但卻是他們心中的聖河;故這其中,沒有種族歧視,沒有宗教衝突,唯一有的,就是包容。
有一部紀錄片《飛行少年》,描述一群花蓮信望愛學園的孩子,他們都是曾經犯罪,而納入輔導體系的學生,而輔導員盧先生在長期支持長期包容的狀況下,終於感化了他們,帶他們用自行車環島一圈;每個中輟的孩子,都非常感念盧老師。
還有一部法國片,片名是《放牛班的春天》,我們也看到一群中輟的孩子,儘管行為不檢,學業成績亦不如預期,但是代課老師用音樂與合唱,包容了這些孩子,引領他們向上向善。
這陣子紅透半邊天的《海角七號》,其中出現幾次「彩虹」,女主角每當看到彩虹,就會憶起往事。彩虹在影片當中,代表一段愛情故事,但其實魏德聖導演他更想詮釋的,是關於「包容」的力量,所以在這部片子當中,我們看到有搖滾音樂與傳統音樂並存;有日本人、客家人、原住民、閩南人並存著;也看到各種語言的並存,但絲毫沒有衝突;難怪有記者在訪問導演時,他說,希望台灣可以像彩虹一樣,有著更大的包容,串成七彩的璀燦之島!

包容 通往海闊天空

對於孩子,本來就必須多一點包容;對於「問題很大」的孩子,更須要包容。我常開玩笑問同學:為什麼宰相的肚子那麼大呀?聰明的孩子會告訴老師,因為宰相肚子裡撐了一艘船呀!
的確,有容乃大,心寬體胖,因為包容,才可以容納各種不一樣的聲音。包容就像和煦的太陽一樣,可以讓百花盛開,但是侮辱、責罵就像暴風雨一樣,不斷蹂躪、催殘著原本可以美麗的花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人的一生不停地在發現自身的錯誤,並且改善。只有用更包容、更開闊的心,才能發現萬物的美好,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