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分享】 【清大電機所畢業生的未來──老師,你太讚了,台灣真的需要工會】

發報日期:102年12月19日星期四       理事長:劉欽旭老師      發報單位:社會發展部

以下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就發生在12月上旬。
一個國小老師在校園裡,遇到了以前教過的學生。故事如下(保留第一人稱敘述):
我的學生今年從清大電機所畢業,服完替代役就要出國了,前幾天校園巧遇到我,與我聊起工作的未來。
「你爸媽捨得你出國嗎?他們難道不知道孩子一出國就等於沒了這個人嗎?」我問他。
「老師,你完全說對了!我爸媽的確捨不得我離開台灣,但他們也能體會我是被逼走的,這就要談到台灣勞工的處境有多慘了!」他笑著回答我。
一個大男生開始滔滔不絕的說起「可以想像的悲慘未來」。
「政府花了五年五百億給台清交,真是浪費錢。大家可能都不曉得在竹科的工作現在我們也都不想去,一窩蜂開始考公職或是當老師才是王道。」
「工程師的工時是最少12小時起跳,通常是12到15小時,晚上回家以是10點了,這樣的生活是完全沒有品質的。更不需要政府用五年五百億來栽培一群考公職的人或是做一些簡單事情的工程師。」
「做到爆肝成為血汗勞工就是我們這些人的未來,多少工程師已經就是這樣了,所以我若留在台灣可能也是。」
「台灣一直在逼年輕人出走,因為我們看不到好的工作。」
「薪資倒退的可怕,工作操到沒日沒夜就算有再高的薪水,又有什麼用?我如何成家照顧家人?」
「老師,我也很不想離開台灣,因為這裡有我的家人,但實在沒辦法在這裡過這樣的生活,你能體會我的心情嗎?」
接下來我回應了他許多話。關於勞工的困境。
最後我拿出我的名片給他,上面印著「高雄市教師職業工會」的大字,他眼睛一亮,突然笑起來:「老師,你太讚了,台灣真的需要工會,您真不簡單喔!」


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

張忠謀:台灣人才 三大失衡

http://tw.news.yahoo.com/%E5%BC%B5%E5%BF%A0%E8%AC%80-%E5%8F%B0%E7%81%A3%E4%BA%BA%E6%89%8D-%E4%B8%89%E5%A4%A7%E5%A4%B1%E8%A1%A1-213000140.html

工商時報【記者何英煒╱台北報導】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5)日表示,產業界找不到所需要的人才,他觀察到國內有一、年輕人期望與現實;二、產學需求;三、不同層次訓練與需求等三大失衡現象。他強調,台灣不需要148所大學,當局者需要拿出勇氣,從教育改革做起。
張忠謀昨應邀出席國科會舉辦的第二次科學技術發展諮詢會議。他指出,人才問題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議題,這是一切的基本,既然他出席諮詢會議,所談就聚焦在科技人才。
以台積電來說,對於人才問題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台積電有4萬名員工,博士生約占2%、達800人;碩士生也有2,000多位。過去幾年,台積電提供很好的就業條件,也是畢業生最想進入的公司。
張忠謀說,他希望可以延攬更多的創意人才,但這跟有多少博士生是沒有相關的。
綜觀台灣全局,張忠謀認為,人才問題真的很嚴重。年輕人面對很多問題,幾十年來這些年輕人,在大學接受教育,以為可以擁有更好的未來,但現在似乎已「破滅」。
另一方面,產業界則找不到所需要的人才,他觀察到有三個失衡的現象,首先是年輕人的期望與事實有出入,其次,產業的需求與學校教育所訓練出來的人才,有差距;第三,不同層次的訓練與真正的需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張忠謀說,在千禧年後的第一個十年中,當時沒有那麼多的競爭者、這麼多競爭的國家,當時台灣所訓練的工程師,廣為外商所用,像是飛利浦就將台灣當成生產基地,最巔峰時期有三萬名員工;而中國崛起,把勞力密集的產業接手過去,台灣的人才也因為了解中國的環境,將生產移到中國去。
但近來勞力密集的公司均遇到挑戰,且網路崛起的這個機會,台灣也沒有把握到,台灣該如何面對呢?
張忠謀語重心長地說「教育需要徹頭徹尾的改造,主事者需要有勇氣」。他建議,應舉辦全國性的教育會議,主管單位也應與會,凝聚社會各界共識。我們不需要140多所大學、我們需要更多的技職學校,我們不需要背誦式的學習,或透過背書來通過考試的人才。
他也鼓勵博士生進入產業界服務,然而博士生與創意者不能畫上等號,培養創意者需幾十年的時間,並非一蹴可幾。(相關新聞見A5)